杜邦与陶氏两大化工巨头合并重组案,最耐琢磨和最大的看点在于先合并再拆分,组建专事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三大业务的公司,实现高度专业化运营。这种运作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凸显了专业化运营的时代意义,给全球特别是国内兼并重组提供了一篇启发性极强的“范文”。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大都步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的弱势运行周期。企业为维护既有市场份额或开辟新的需求端,均需要增加更多投入,其中包含不少本不该浪费资金的“负能量”。
杜邦与陶氏重组案中最可圈点之处就是将重叠业务进行合并同类项。企业间的业务重叠即意味着竞争,而将重叠业务整合进行专业化经营,可谓是将分力变为合力,必定产生1+1>2的效果:一是便于按照专业化方向集合两家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共同打造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的专业制造巨擘;二是实现专业化后,原先的对手立即互化为一,先前在营销中用于掣肘对方的“负能量”也随即转换为“正能量”,在充分巩固与保全原有市场的同时,便于开辟新的目标市场;三是成本优势凸显,专业化必然促进集约化生产,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大有裨益,产品盈利水平也会大幅提升。
当今,全球经济已步入高度融合阶段,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模式日渐凸显。而分工与协作恰恰是现代化大生产最典型的特征。随着经济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致,协作越来越密切。分工,实质是遵循专业化路线,每家企业都按照社会分工从事局部专业化生产,而不是崇尚“大而全”和“小而全”。协作,本质是大家一起构建产业链共同体,而不是推崇个体企业包打天下。
当然,跨行业并购并非不可为,而是要小心慎为,毕竟踏入未知领域,前途充满变数。令人担忧的是,国内许多企业对跨行业并购乐此不疲,并美其名曰延伸产业链。在他们看来,多收购几家上游或下游企业就能打造如意的产业链。其实这是对产业链的误读。相反,这种发散的产业模式恐怕是有害的,因为“贪全贪长”并不符合专业化方向,“外行”操作可能会将企业引入歧途。比如,国内煤炭巨头跨界大举进军新型煤化工产业,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由此可见,杜邦与陶氏重组案产生的巨大成本协同效益和业绩增长协同效应,毫不夸张地说,主要是通过专业化来实现的。其商业价值正在于此,其启示意义亦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