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胶业老大打响涨价“第一枪”!“蝴蝶效应” 隐现端倪
作者:admin 日期:2025/4/9
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关税风暴,正将跨国企业卷入成本激增与供应链动荡的漩涡。4月2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政策将于4月5日正式生效。此举迅速引发中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反制措施,全球贸易紧张局势骤然升温。在这场关税大战中,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胶黏剂行业首当其冲——全球龙头汉高集团(Henkel)于4月3日率先宣布涨价,揭开了制造业成本传导链的冰山一角。
▌汉高打响涨价“第一枪” ,下游企业承压预警
可能是面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汉高集团宣布自2025年5月1日起调整产品价格,成为关税风暴后胶黏剂行业首个公开涨价的企业。在其官方公告中,汉高直言涨价源于“原材料、环保及物流成本持续攀升”,并强调“既有订单若交货日期在5月1日后,也将执行新价格”。这一决定意味着,从汽车制造到电子设备组装,依赖汉高粘合剂的下游企业将直面成本激增挑战。而早在2025年年初,汉高就已发过一次涨价通知,称其发现公司处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受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市场环境面临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能源价格历史性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基于这些挑战,需要对公司产品组合中的选定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并将于2025年1月10日生效。汉高作为全球胶黏剂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大”,其定价策略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涨价可能触发相关竞争对手跟进,形成“成本上涨-传导提价-二次通胀”的连锁反应。据悉,胶黏剂胶粘剂用量通常为电池总材料的2-5%,成本约占电池制造成本的1%,这对相关企业将带来较大成本压力。此次调价恰逢汉高发布2024年“逆势增长”的财报。数据显示,汉高全年销售额达215.86亿欧元,有机增长2.6%,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飙升20.9%至30.89亿欧元。粘合剂技术部门在移动电子领域拉动下增长2.4%,消费品牌业务则受益美发产品实现3.0%增长。“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证明了战略韧性。”汉高CEO Carsten Knobel在业绩会上强调。但财报中的隐忧已现端倪:外汇波动造成1.8%销售额损失,物流成本在2024年四季度同比激增18%。更严峻的是,新关税政策叠加地缘政治风险,或将使2025年原材料成本再增5%-8%。
▌行业预警:关税大战或引发连锁反应,企业需筑牢 “防御线”
此次“10%基准关税”不同于以往定向制裁,其无差别打击特性令全球产业链措手不及。以胶黏剂行业为例,主要原料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跨国采购比例过高,关税成本将沿“化工原料-胶黏剂-终端制造”链条逐级放大。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是价格问题,更是供应链重构信号,企业或将加速区域化采购策略,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布局二级供应链。但短期来看,库存管理与成本转嫁能力成为生存关键。若关税大战长期化,原材料、运输、合规等综合成本或形成 “叠加效应”,不排除更多企业跟进调价,甚至引发局部产业链重构。从美国关税政策突发到汉高率先涨价,全球胶黏剂行业正经历一场 “压力测试”。汉高的涨价决策,或许只是全球制造业成本重构浪潮的第一个浪头。这场由贸易摩擦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考验企业短期成本消化能力,更倒逼全球产业链在动荡中寻求新的平衡。随着关税大战持续演进,胶业乃至全球制造业的 “蝴蝶效应” 或将持续显现,而如何在风暴中锚定航向,已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直面的课题。来源:汉高、粘接资讯、网络综合、胶黏剂在线整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