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在导电涂层和包覆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其价格、产品性能和定制服务等方面吸引了客户。然而,国产品牌的低价策略对毛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汉高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和客户以保持竞争力。环氧胶在电池组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价格在10-400元/千克之间,主流的环氧胶的价格在100-200元/千克之间。
汽车电池胶水用量与价格因技术差异而异,导热胶为主要部分,价格最高。电池结构对胶水用量有影响,导热部分用量最大。电池结构最小单位为电芯,涂层用量趋势为减少,重量为0.1-0.2克。导电涂层技术壁垒高,国内厂商少,以外国品牌为主。
1. 各电池厂与车厂的技术不同,应用产品与品牌差异较大,无统一胶水用量与价格;汽车电池分为导热部分、粘接部分与密封部分,导热为主要部分;导热胶即灌封胶,单个电池组的导热胶价格<1000元;单个电池组的结构粘接胶价格为100-600元;单个电池组的密封胶的价格为100元。
2.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等厂商的胶水用量与价格差异较大。导热部分各家技术不同,部分厂商使用导热胶,部分厂商使用导热垫片或其它技术;导热单一产品用量最大;导热产品用量不同,价格不等。电池组之间差异较大;比亚迪的电池以自用为主,其余部分为其它厂商提供配套;宁德时代为较多厂商提供配套;诸多厂商的结构与里程蓄能等要求不同,电池组差异较大。
3. 各类型胶的价格由高至低为导热结构胶、结构胶及密封胶;导热胶的应用点与种类较多,用量较大,价格最高;价格排序同各电池厂与主机厂的关系较小,基本均为导热胶价格最高;部分厂商导热胶体现结构较多,定义较模糊。
4. 电池结构对胶水用量存在一定影响,影响较大为导热部分;导热部分使用胶水或垫片,结构设计不同胶水用量差异较大;各家导热结构胶的用量与结构要求无本质差异;比亚迪与特斯拉的老式电池为18650,新型电池单一电池单元的体积变大,造成各电池的间隙增大,胶的填充量随之增加。
5. 电池结构的最小单位为电芯,电芯组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组成整个电池包,为从小到大关系;小型电芯中,18650电池目前正在被特斯拉使用,为主流技术,其中存在导电涂层;新型电池目前未大批量投产,主要应用商为特斯拉,比亚迪开展较少。单节电芯的导电涂层用量趋势为越来越少,材料厂商的技术不断更新,车厂与电池厂要求相同产品轻量化,对于所有材料要求减重,使用较少的材料以达到较高的能耗比;未来涂层重量为0.1-0.2克甚至更小。
6. 汉高拥有导电涂层产品,并未算入胶水中;汉高拥有供给电池厂商的涂层产品,主材为环氧树脂。导电涂层的技术壁垒较高,国内能够开展的厂商较少,成熟市场中以外国品牌为主。极耳属于导电涂层应用之一;电芯中存在诸多金属片,金属片上面存在导电涂层的Coating应用。
7. 单一产品上涂层用量较少;涂层较薄,重量为零点数克;续航里程越高,所需电芯数量越高,涂层总量越多;涂层通常由提供导电片的材料厂而非电池厂制作。电池包中电芯数量与涂层克数相乘可以计算出电池包所用的导电涂层量。
8. 汽车电池的胶水用量与价格因技术差异而异,导热胶为主要部分,价格最高。电池结构对胶水用量有影响,导热部分用量最大。电池结构最小单位为电芯,涂层用量趋势为减少,重量为0.1-0.2克。导电涂层技术壁垒高,国内厂商少,以外国品牌为主。
导电涂层价格在各厂商间不同,与用量、评估等级、性能、厂家定价策略等因素相关,价格范围为800-2000元/千克,均价为1500-1600元/千克。汉高的导电涂层价格为1000+元/千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可基本覆盖市场需求,也可开展定制类产品。
1. 导电涂层价格在各厂商间不同,与各厂商的用量与评估等级均相关;导电涂层价格范围为800-2,000元/千克;材料为影响定价一方面,不同大类产品性能不同,如导电率、施工方式与强度等不同会使产品价格差异较大;导电涂层的均价为1500-1600元/千克。
2. 导电率为参考数值,并非绝对与价格成正相关;导电涂层价格与诸多性能均相关;导电涂层价格与厂家定价策略相关,同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与产地、原材料、性能与市场定位等因素均相关;某一产品可以为单独客户研发,对价格影响较大;从供给层面,公司的产品独特性与成本影响定价;轻型化工产品的材料成本与实体人工成本占比较小。
3. 汉高的导电涂层价格为1000+元/千克;进口导电涂层品牌的产品性能较好,价格较高;小型车厂与电池厂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较低,所用产品价格较低。汉高每年均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并参考主流大厂的研发方向,对产品进行更新;新产品可以基本覆盖市场需求;特殊情况下汉高会开展定制类产品;对于定制产品,汉高会与客户谈成协定,随着客户用量增多价格下降。
4. 导电涂层的竞争对手较少,汉高产品在北方具有统治地位;大厂比亚迪、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技术保密,信息较少。
5. 产品调整为汉高的新产品研发;汉高的定制类产品较少,主要为现有型号的产品。
6. 开展导电片的客户主要在南方,为制作涂层后售卖至汉高进行定制的客户。
7. 导电涂层价格范围为800-2000元/千克,但均价为1500-1600元/千克,价格相对稳定。
8. 汉高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可基本覆盖市场需求,也可开展定制类产品。特殊情况下汉高会开展定制类产品,与客户谈成协定,随着客户用量增多价格下降。
电池制造中使用的胶包括结构胶、导热填缝胶与电芯装配结构胶。导热结构胶主要用于方形电芯,材料多为聚氨酯树脂。国产品牌攻克了导热结构胶技术,单价较低,汉高的单价为700-800元/千克。导热结构胶的进口品牌减少,目前以国产品牌为主。
1. 部分厂商会采用包覆技术,以避免焊渣进入电池中。极耳焊接后需要包覆以减少焊渣。包覆技术包括使用胶带与胶。极耳若焊接均需包覆工艺。
2. 电芯中除导电涂层与极耳的包覆外,无其它用胶点。胶使用热熔胶,通常为PO聚酰胺,用量需要依据客户产量,为数十吨。单个电芯用胶量为0.5-0.6克,用量目前无较大变化。热熔胶的价格为30-40元/千克,价格较低。
3. 极耳包覆材料国内外工厂均存在,技术要求较低。进口品牌包括汉高、Bosik与富乐。
4. 电池模组用胶包括结构胶、导热填缝胶与电芯装配结构胶。导热结构胶将各电芯连接起来,起到连接与导热作用,电芯装配结构胶将小型电芯装于壳中起到固定作用。导热结构胶与导热填缝胶用处不同,除导热外要求不同。
5. 圆柱型电池以发泡为主,包括电芯间的连接与电池模组壳中的胶水。发泡产品单价高于传统胶水,产品性能不同。普通胶水密度较高,为1或1+千克/m³,重量较大,不满足汽车轻量化概念。技术精端的厂商提供发泡胶产品给特斯拉等电车前沿品牌。
6. 电芯装配结构胶的主要要求为具有一定强度、导热较好以及胶水较薄。导热填缝胶要求轻量化与能够导热,汉高的技术能够让胶发泡与膨胀。导热填缝胶注入后通过一定条件体积膨胀。导热结构胶用于电芯与电芯间的固定,用于电芯外壳上进行电芯距离的粘接。
7. 导热结构胶早期技术壁垒较高,卖家较少,卖方市场,毛利较高。国产品牌技术攻克后,导热结构胶价格下降。进口品牌早期毛利为50-60%+,国产品牌毛利为30-40%甚至更低,国产品牌的成本较低。国产品牌不断进入市场后,汉高毛利将会下降。
8. 电池行业目前的技术壁垒较低,客户要求越来越低后,行业将进行价格战。国产品牌可以接受20%的毛利,导热结构胶未来竞争激烈。导热结构胶的进口品牌减少,目前以国产品牌为主。汉高已退出部分客户的竞争,毛利已并非汉高与其它进口品牌能够接受的毛利。汉高能够接受的毛利底线为30-40%。汉高较难与国产品牌进行价格竞争,对应的主机厂希望降本,对汉高不利。
导热填缝胶与导热结构胶是电池制造中常用的胶水,前者技术难度低,使用聚氨酯树脂,价格较低,但需要配合相应设备;后者具备结构粘接与导热作用,价格较高,需要具备一定强度。国内企业在导热填缝胶领域较少,进口品牌垄断市场,但随着技术普及,市场价格处于增进,利润较高。
1. 填缝胶技术难度低于导热结构胶,发泡胶以国外进口品牌为主,国内本土企业较少。目前仅汉高与富乐具有发泡胶产品,其它品牌未有实际应用。
2. 方形软包与圆柱形的电芯组装成模组装入电池盒中时,电池盒下面均需要导热胶,称为导热结构胶。
3. 特斯拉目前正在使用导热填缝胶,比亚迪部分使用,北方中小型厂商还未使用。各家要求不同,部分厂商认为无必要在电池与电池之间使用填缝胶,部分厂商不了解此技术,部分厂商认为成本较高。可以按照单车的续航里程与电芯数计算出空间大小。
4. 导热填缝胶使用聚氨酯树脂;导热填缝胶与导热结构胶使用的聚氨酯价格不同,聚氨酯的技术类型不同,仅化学式相同;导热填缝胶的聚氨酯价格低于导热结构胶,为30-40%甚至更低;导热填缝胶需要配合相应设备,设备价格较高。
5. 行业中存在使用硅胶体系制造导热填缝胶的情况,硅胶体系未大批量应用,重量较大,防火等级较低,在客户端的应用较少。导热填缝胶的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国产品牌较少;目前国产品牌未涉足导热填缝胶产品中,特斯拉、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等大型电池厂的产品应用不久,产品研发与技术储备较薄弱;进口品牌的产品未在国内进行国产化,研发速度较慢,短时间内进口品牌处于垄断地位。
6. 导热填缝胶的车载应用时间较短,价格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小;主机厂与电池厂要求价格年降,如宁德时代与LG为特斯拉进行代工,早期电池厂商进行新产品研发,存在协议如两年后的用量达到何种量级,并进行一定降价;随着技术的普及,其它电池厂应用产品的价格不会像宁德时代与LG拥有优惠价格,总体市场的产品价格处于增进,利润较高。
7. 导热结构胶与填缝胶归类于导热胶中,圆柱电池中的发泡胶同样算作灌封胶;导热结构胶与填缝胶可算作结构胶,需要具备一定强度;胶水均具有粘接作用,粘接强度不同决定其是否可归入结构胶中。
8. 电芯装配结构胶具有导热作用,电池用胶除密封胶外,均具备导热要求;电池厂对电芯、电池模组与电池包胶水均具有导热要求,电池长时间工作会发热,电池热量对电池寿命与工作环境具有有害影响。导热胶与结构胶根据其发挥结构粘接作用或导热作用较多进行区分;软包电池或方形电池的连接胶水同时具备结构粘接与导热作用,通常认为结构粘接为主要功能,连接胶水归入结构胶中,实际为导热结构胶。
电池装配有两种技术流派,一种使用导热电纤,另一种使用胶水。环氧类树脂的粘接力更强,价格范围为100-400元/千克,主流价格为100-200元/千克。电池模组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使用比例为7:3,主要品牌包括汉高、富乐、RKW、回天与凯恩。电池包会使用密封胶,未用到导热胶与结构胶,主要作用为保护电池组。
1. 电芯装配分为2个技术流派,一个流派中电池盒底部使用导热电纤,无需使用胶水;另一流派需使用胶水,胶水用于固定电芯与导热,加水用量基本为700克/模组;各家模组大小不同;胶水所用树脂以环氧树脂为主。
2. 环氧类树脂的粘接力更强,金属与金属间的粘接首选环氧类产品;使胶水起导热作用会添加导热材料,如金属粉末。每台车的电池模组无典型环氧胶水用量。
3. 环氧胶的价格范围为100-400元/千克,品牌不同,导热系数要求不同,产品主要性能为导热与防火;主流环氧胶价格为100-200元/千克;环氧胶进口与国产品牌均有,国产环氧胶价格为70-80元/千克。
4. 主流环氧胶的毛利为30-50%,某种意义上算作灌封胶,灌封胶产品的毛利率较低。汉高可接受的毛利底线为30-40%,国产进入后市场价格接近底线。
5. 电芯产品分为2类,为导电涂层以及包覆胶;包覆胶门槛较低,玩家较多;导电涂层为较高端的产品;电池组与电池模组的组装国产与进口均有;电池模组的前三进口玩家包括汉高、富乐与RKW,国产主要品牌包括天顺、回天与凯恩。
6. 目前电池模组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使用比例为7:3,头部五家排序为汉高、富乐、RKW、回天与凯恩;第一位不一定为汉高,南方的品牌市场份额暂不确定,对排位具有一定影响。
7. 汉高在动力电池模组上的营收未单独细化;单独关注电池占比非汽车部门的主营业务,汽车部门的主营业务在于整车与零配件制造。
8. 除电池电芯与模组组装外,还有电池包组装;电池包会使用密封胶;电池包未用到导热胶与结构胶,密封胶的主要作用为保护电池组。存在需要将电池包拆开取出电池模组进行更换的情况,若使用结构胶无拆开维修可能性;电池盒本身为金属,可导热,无其它导热要求。电池包与底盘通过机械连接;导热胶与结构胶在模组层面已使用完,电池包仅使用密封胶;个别厂商将电池模组固定于电池包上,会使用到结构胶。盒子存在盖子,盖子盖上时需要密封胶;不同厂商设定不同,部分使用垫片,部分使用异形的O形圈,为2种不同的密封形式;胶水以使用有机硅为主。有机硅用在单一项目上的价格为数十元。盒子具有拆开需求,环氧树脂强度较高,不可拆开,使用硅胶可拆开;硅胶为耐弧性最好的类型,强度低;硅胶用量依据盒子,通常为100-500毫升;硅胶密度为1.3-1.4千克/m³。
汉高有机硅胶单价700-800元/升,毛利率50-60%,底线30-40%;汽车电池用胶点中,导热胶提价空间大,结构胶与密封胶提价空间小;汉高导热产品导热率3-4瓦,高导热产品单价1000+元/升;定制化产品价格受化学类型、研发难易程度、客户行业和竞争对手新产品研发速度影响。
1. 汉高双组份有机硅胶单价为700-800元/升,有机硅密封胶的毛利率为50-60%,毛利率的底线为30-40%。汽车单个电池包使用的有机硅密封胶胶成本为数十元,电池包整体用胶量为整车用胶量的20-30%。汽车电池胶水市场中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40%,进口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60%,进口品牌包括汉高、RKW、富乐以及3M。
2. 随着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对导热胶的导热率提出更高要求,电池发热量到达一定层级时,需要通过改变电池整体结构设定达到散热需求。汉高导热产品的导热率通常为3-4瓦,导热率较高的产品达到7-8瓦,7-8瓦的导热产品单价为1000+元/升。高导热率产品单价为普通导热产品的1.5倍,随着导热产品性能提升,胶水成本与单价会相应提升。2014年汉高收购贝格斯,贝格斯在导热产品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贝格斯拥有较多高导热率的产品。
3. 在汽车电池用胶点中,导热胶具有提价空间,结构胶与密封胶的提价空间较小。随着电池能量密度与结构设计改变,如电池模组不再需要进行结构粘接,导致电池其他用胶点胶量如填缝用量的显著增加。特斯拉新型电池使用的发泡胶主要影响填缝胶的用量,电池厂商通过拆解特斯拉新型电池模仿技术,带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汽车电池胶水市场中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40%,进口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60%,进口品牌包括汉高、RKW、富乐以及3M。
4. 影响定制化产品价格走势的因素包括化学类型、产品研发难易程度、客户行业以及竞争对手新产品研发速度。汉高为苹果研发的某款定制化PUR聚氨酯产品的最初售价为500-600元/千克,毛利率为90%+,目前价格降至300-400元/千克,毛利率为80%+。汉高某款应用于玻璃行业的环氧UV产品,2016-2017年的价格为2000+元,目前价格已降至1000元,毛利率为70%+。
5. 汉高为苹果研发的某款定制化PUR聚氨酯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已有10年,最初苹果的供应商仅有汉高,产品最初售价为500-600元/千克,毛利率为90%+,目前价格降至300-400元/千克,毛利率为80%+,价格下降速度较慢,行业内除汉高外相同用胶点的PUR产品定价为100-200元/千克,平均毛利率为40-50%。最初市场内研发生产定制化PUR聚氨酯产品的企业仅有汉高与3M。
6. 汉高某款应用于玻璃行业的环氧UV产品,在2016-2017年的价格为2,000+元,目前汉高已停止做玻璃市场,此款环氧UV产品仍保留在市,目前价格已降至1000元/千克,毛利率为70%+。
7. 影响定制化产品价格走势的因素包括化学类型、产品研发难易程度、客户行业以及竞争对手新产品研发速度。消费电子行业的胶黏剂毛利水平较高,其他行业无特殊的产品技术革新,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较少,汉高研发一款新的定制化产品前需衡量市场发展潜力。
8. 单机胶水用量为数十克或上千克的灌封类环氧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较快。苹果单机环氧胶用量为零点数-2克,汉高每月为1个富士康工厂出货3000-5000支环氧胶,每支环氧胶容量为30克。
汉高收购贝格斯填补导热材料领域空白,导热材料价格稳定。胶水供应商为客户研发新产品需签署协议,不售卖给其他行业或客户。汉高定制PUR产品可重命名后售卖,通用PUR产品价格降至100-200元/千克,毛利率50%+。汉高丙烯酸UV产品价格在竞争增加后下降至500+元/升,毛利率40%+。
1. 贝格斯填补了汉高在导热材料领域的空白,贝格斯被汉高收购后的3-4年,导热材料价格仍然保持稳定。
2. 若胶水供应商为客户研发新产品,会签署一份协议承诺不将该款新产品售卖给其他行业或客户,不作为一款通用产品在市场流通,该产品重命名或微调后可以售卖给其他客户。
3. 如汉高为苹果研发的定制PUR产品,汉高对定制PUR产品进行调整与重新命名后,该定制PUR产品成为通用产品进入市场售卖。
4. 汉高通用PUR产品最初定价200-300元,近1年的价格降为100-200元/千克,毛利率为50%+。
5. 汉高某款应用于医疗行业的丙烯酸UV产品在2004-2005年的价格为1,500-1,600元/升,毛利率为80-90%,2010年后随着竞争品牌与产品的数量增加,丙烯酸UV产品价格保持平稳下降趋势,2022年价格已降至500+元/升,毛利率为40%+。
6. 汉高某款应用于医疗行业的丙烯酸UV产品,在2004-2005年的价格为1500-1600元/升,毛利率为80-90%,到2010年为止尤于市场内的竞争者较少,同类型产品较少,该款丙烯酸UV产品的价格依然保持稳定。
7. RKW的PU胶水被国产品牌替代后价格下降了30%+,国产品牌PU胶水的成本较低,毛利率仍保持在50-60%。
汉高的电芯极耳焊接保护产品售价下降,国产品牌进入市场,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者增加,高端品牌对胶黏剂导热系数要求高,汽车车身用大宗胶黏剂价格稳定,消费电子行业胶黏剂毛利水平高,新能源车除电池外无特殊用胶需求。
1. 汉高的电芯极耳焊接保护产品在2016-2017年售价数十元/千克,毛利率为60%。国产品牌进入市场后,汉高的市场占有率降低,目前该产品售价降至30-40元/千克,国产品牌的平均毛利率为20%+。
2. 新能源行业胶黏剂的毛利下降速度快于消费电子行业,目前新能源行业客户对胶黏剂的要求逐渐降低,胶黏剂价格下降速度逐渐提升。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者数量逐渐增加,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比亚迪与吉利,吉利的市场份额较少,国际市场中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特斯拉。
3. 国内众泰与嘉华生产的新能源小型面包车与大巴车,在用胶需求方面与新能源行业内的高端品牌差异较大。高端品牌对胶黏剂导热系数的要求为3-4瓦,低端品牌对胶粘剂导热系数要求为1-2瓦,且基本无防火要求,导致胶黏剂产品性能与售价较低。
4. 汽车车身用大宗胶黏剂的价格较稳定,汉高的客户以欧系与美系品牌车厂为主,欧系与美系品牌车厂的用胶习惯与需求较固定,导致汉高的产品在客户端的使用情况较稳定;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产胶黏剂品牌的占有率相对较高,胶黏剂价格也低于进口品牌。
5. 传统燃油车的技术无本质上的变化对新材料胶水的定制化要求较少,现有胶黏剂产品能满足车厂需求。
6. 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壁垒较高,部分胶粘剂产品仅掌握在汉高或1-2个国外品牌手中,毛利水平较高,近年的毛利水平基本未下降;半导体行业胶黏剂的毛利水平高于消费电子行业。
7. 新能源车智能座舱的屏幕粘接用胶与3C消费电子粘接用胶相同,新能源车除电池外无特殊用胶需求。新能源车的制造技术与零配件基本由各行各业较新产品组装而成,目前无革命性的产品应用量产;后期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后会对新型传感器与机关雷达提出新的用胶需求。
8. 汉高的电芯极耳焊接保护产品售价下降,国产品牌进入市场,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者增加,高端品牌对胶黏剂导热系数要求高,汽车车身用大宗胶黏剂价格稳定,消费电子行业胶黏剂毛利水平高,新能源车除电池外无特殊用胶需求。
汉高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模式与经销商模式,对国际客户、大型客户以及毛利水平较低的客户采用直供模式,中小型客户通常通过经销商供货;汉高不干涉经销商的最终售价,经销商毛利水平逐渐减少,体量较大的经销商能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产品。
1. 汉高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模式与经销商模式,汉高既对直供货物负责也对经销商货物负责。汉高对国际客户、大型客户以及毛利水平较低的客户为直供模式,其余中小型客户通常通过经销商供货。胶黏剂行业的客户规模庞大,品牌方的员工难以完全覆盖所有客户。
2. 部分车厂如上汽大众由汉高直接供货,并且汉高提供驻场工程师,客户对技术与服务的要求较高,经销商的能力无法达到客户要求。家居以及建材行业的客户毛利水平较低,汉高直供的比例较高。
3. 汉高不干涉经销商的最终售价,国内法律规定品牌方与经销商为2个独立经营实体。以前汉高对经销商提供市场指导价,经销商的毛利率为20-30%。半导体行业经销商的毛利水平最高,其次为3C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经销商的毛利水平最低,扣除经销商抽成部分品牌的毛利水平行业排序仍然相同。经销商定制化产品的毛利水平较低,毛利率为10-20%,大宗商品的毛利水平较高。国产品牌的经销商毛利水平与进口品牌差异较小。
4. 定制化产品由品牌方与客户共同努力研发生产,经销商在定制化产品研发中主要起商务作用,品牌可提供的毛利水平较低。
5. 除部分国际客户与大型客户外,客户出现问题时通常由经销商解决,经销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由品牌方的销售或技术工程师处理。未来汉高仍会保留经销商模式,欧洲与北美等市场方式较成熟的地区也常通过经销商为客户服务。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汉高经销商的毛利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少,未来仍将保持减少趋势。
6. 经销商毛利水平降低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行业市场逐渐规范化。
7. 体量较大的经销商作为批发商能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产品。汉高的经销商体系中,无等级一级经销商或二级经销商的等级划分。经销商售卖给中间总包商的毛利水平低于直接供给终端客户的10%,中间商在能源行业的大型央企与国企的存在比例较高。
8. 未来汉高仍会保留经销商模式,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汉高经销商的毛利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少,未来仍将保持减少趋势。欧洲与北美等市场方式较成熟的地区也常通过经销商为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