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128亿出售这一核心业务!帝人也将退出
作者:admin   日期:2025/9/1

化工行业的洗牌正在加速,巨头杜邦近期以18亿美元(约128亿人民币)出售其芳纶业务,而日本帝人也悄然退出市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高端材料领域的产能过剩与国产替代的双重夹击。

2025 年,全球芳纶名义产能已达 17-18 万吨,但需求仅为 14-15 万吨,供大于求的现状让行业巨头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杜邦的 “断腕” 与帝人的 “退场”

杜邦的芳纶业务曾是全球市场的霸主,市占率一度高达 57%,但在 2025 年 8 月,这家化工巨头却以 18 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块 “金字招牌” 卖给了阿克林公司。

交易完成后,杜邦将获得约12亿美元的税前现金收益,3亿美元的应收票据,以及未来Arclin公司的非控制性普通股权益,目前价值3.25亿美元,预计在交易完成时约占17.5%的股份。

基于杜邦芳纶业务剥离的决定,同日,8月29日,世界巨头日本帝人同步消息,公司已决定转让其在杜邦帝人先进纸业(日本)有限公司(“DTPJ”)、杜邦帝人先进纸张(亚洲)有限公司(“DTPA”)的股份杜邦公司或其指定关联公司,预计2026年2月(暂定)交割,具体金额未透露。

杜邦和帝人的退场,给中国玩家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企业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硬生生把芳纶从 “贵族材料” 变成了 “平民商品”。

但价格战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当行业利润被压缩到极限时,谁还能有钱投入下一代技术的研发?这也是为什么杜邦宁可亏本也要甩卖芳纶业务,而帝人则干脆转战锂电池涂覆材料等高利润领域。

技术路线的 “生死时速”

芳纶行业的未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能竞赛,而是技术路线的生死对决。杜邦和帝人退出的根本原因,是它们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对差异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

以锂电池涂覆芳纶为例,这种材料的利润率是传统芳纶的 3 倍以上,但技术门槛也高得吓人。中国企业如泰和新材已经在这一领域布局,而杜邦却因为历史包袱太重,转型速度远远落后。这种技术路线的分化,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 未来的芳纶市场,不会再是巨头垄断的天下,而是技术驱动的新玩家主导的战场。

来源:化纤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