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再签约!致力打造下一代商业化创新固态电池
作者:admin   日期:2025/3/10
3月6日,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BASF)、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LION)、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IOPLY)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电池包技术。
三方将专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系统的非金属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关注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等关键领域,此次合作旨在推动用于电动汽车的创新材料商业化,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三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先生表示,将会推进三方合作开发的技术和零部件产品,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示范应用。
巴斯夫亚太区特性材料部高级副总裁鲍磊伟表示,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固态电池行业材料创新的战略性飞跃,巴斯夫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和电驱动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江平在签约会上表示,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BIRC)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已在江苏溧阳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项目。这项协议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安全、更高效。”
此前,IOPLY、BASF和WELION共同开发了一款概念固态电池包,展示了三方在轻量化、热管理、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多种解决方案。该概念电池包首次亮相于北京钓鱼台举办的中国EV100论坛。 

▲ 概念固态电池包(来源:巴斯夫特性材料公众号)

轻量化解决方案能够降低能耗。据悉,该款概念电池包中的侧边冷却板和圆柱形电池支架均使用巴斯夫 Ultramid 材料制成,较铝材可实现减重55%;由 Ultramid Expand 聚酰胺创新预发泡粒料制成的圆柱形电池支架,相较传统材料可减重25%
提升热管理,改善电池安全。该款概念电池包采用由 Ultramid 复合材料制成的上盖和由 Elastoflex 制成的隔热垫片,由 Ultramid 制成的侧边冷却板有效导热,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可实现相较铝材更出色的温度均匀性。
高强度材料确保电池安全。该款电池包使用 Elastan 材料填充侧梁空腔,高强度、低密度的 Elastan 聚氨酯材料具有轻质特性和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可改善电池的安全表现,同时不会大幅增重。
来源:巴斯夫官网、巴斯夫特性材料